在国家的这块“试验田”上,重庆今年有哪些大手笔?
发布时间:2016-12-15 16:16:14你知道吗?
重庆=(北京+上海+天津)X2.39
这公式指的不是GDP,也不是人口,而是重庆的幅员面积!
重庆,有一个很多人不为所知的特点,它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另类”直辖市,尤其农地面积广大,农村人口众多。
国家对重庆有一个重要的定位,那就是“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农业农村改革一直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国家层面看,重庆的农村改革,也是全国农村改革的一块“试验田”。
那么,在这块“试验田”上,重庆深耕这一年,开了哪些花,种了哪些果呢?正事儿君今天就带你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
改革试点一
探索农村“两权”抵押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重庆市先行一步,早在2011年就开始探索农村“两权”抵押如何破冰,以期达到盘活农村资产,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注入资金的目的。
2016年5月15日,重庆印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目标到2017年年底,稳妥有序推进我市“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并形成成熟的复制推广条件。
在重庆,承包地经营权、农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对象主要是有较大资金需求的农业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种养殖、林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资金需求。
改革试点案例
在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绿波漾农作物股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资金短缺困扰。每到农时,合作社就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每年资金缺口都在100万元以上。以前因为没有抵押物无法向银行贷款,经常不得不搞民间融资,利息高风险大。
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放开后,绿波漾农作物股份合作社以社内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重庆银行抵押贷款50万元,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难题。由于还款信誉好、盈利能力强,目前银行对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额度已放宽至150万元。
任务get√
激活广大农民土地财产权
改革试点二
梁平退地试验
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点县的重庆梁平,近年来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率先进行有偿退地试点,这一尝试既通过土地“变现”,使农民得以带着财富进城;又靠土地流转再利用,发展新型农业主体,为规模经营打下了基础。
梁平是重庆农业大县,全县承包地面积近百万亩,农民约72万人,其中常年外出人口超过32万。农民进城务工,甚至整户迁入城镇,人地长期分离,一方面导致农村土地撂荒加剧,不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无法有效处置和退出,使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无法有效“变现”。
目前,全县试点退地的农民约有50户,退地面积60多亩。退地规模相对较小,主要目的是为了风险可控。从已取得的成效看,农民退地“变现”了土地价值,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农业地块不同,农民平均每亩能获得1.4—3.4万元不等的补偿。同时,退出来的土地经整治后,解决了分户退出土地细碎的问题,实现集中利用,有不少农业大户愿意接手流转经营。
改革试点案例
梁平县礼让镇川西村9社7户农民,向社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整户退出承包地,面积28.03亩。目前农民已经和村社签订了退地协议,每亩可以获得1.4万元补偿。
45岁的王元伟在外打工已20多年,如今在建筑工地干木工,月收入1万多元,加上妻子经营餐馆,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富足。王元伟既不会种地也不愿种了,家里近7亩地,以前免费送给亲戚种,2014年又以每亩约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大户种莲藕和水稻。 流转当年,大户足额交了租金,但第二年遇到藕价暴跌,到现在还有一半租金没付。王元伟觉得,土地流转有风险,与其一年一收租金,还不如直接退出获得补偿更划算。
任务get√
“变现”土地价值 带着财富进城
经验get√
仍需加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规范承包地处置行为,防控风险。
改革试点三
财政涉农资金“配股到户”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涉农补贴对象主要是合作社、企业等农业大户,普通农户很难享受到,同时,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普通农民难以搭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快车”。
为了创新涉农补贴资金使用方式,强化农业产业带动作用。近年来,重庆探索涉农资金股权化改革,变“财政补贴全额给业主”为“补助资金股份化、农民与业主共同持股、共享收益”,形成了大户能成长、散户得实惠的良性局面。
获得配股的贫困户通过项目带动,摘掉“贫困帽”后,原则上要将股权转让给新进入的贫困户,实现贫困户动态受益,扶贫资金在贫困群众中流动,始终发挥“支贫”的作用。
下一步,重庆还将继续探索统筹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打捆使用,并拿出一定比例专门股权量化到贫困户,并已选定了8个区县29个项目,规划投资1.8亿元,预计将带动1.5万贫困户稳定增收。
改革试点案例
在重庆渝北区农民邱文贵领到的合作社地租、分红中,今年又多了一笔500多元的收入,那就是财政涉农资金“配股到户”后的分红收益。
作为渝北区涉农资金配股到户改革试点,重庆南天门杨梅加工合作社对获得的100万元财政补助,按照业主股和农民股不同比例,分别进行了股权分配。从2015年起,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的200多户农民,每人亩均能获得约60元的财政投入分红。
任务get√
大户能成长、散户得实惠
改革试点四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在不少地方,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结合部地区,以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所以难以做大做强,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集体经济产权关系混乱,监管不力,发展困难重重。
做大集体经济“蛋糕”,重庆的一项探索就是理顺产权关系,通过盘活存量,实施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从体制上保证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在重庆九龙坡、沙坪坝等地区,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对村社存量资金、资产进行股权量化确权,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治理完善”的治理体系,实现保值增值,有的村社农民股东每年能实现分红上万元。
对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化的好处还在于理顺了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明晰了村集体资产产权。不少农民说以前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其实是少数人说了算,制度上存在漏洞。股份化改革之后,村民成了股东,可以更好地行使知情权、监督权,保证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行。
改革试点案例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九龙坡区华岩镇共和村1985年创办村集体企业以来,经过20多年积累,集体资产总额在2006年就已达到1483万元,收入稳定增长,主要以厂房、门面租赁收入为主。
共和村实行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后,每年分红总额达上百万元,村民人均分红300元。共和村村民刘纯祥家一共有107股,按照每股20元的标准,一年能够分到2000多元。像刘纯祥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可从村集体经济中获得1000元的生活补贴。
不少村民反映,股份化改革之后,大家不再是集体资产概念上的主人,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东。现在人人都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情况,希望企业做大做强,从而获得稳定的资产收益。
任务get√
理顺关系、盘活存量,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经验get√
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可以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各部门资金,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展生产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机械购置等,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以及奖励等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重庆在农村土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农资金改革、“两权”抵押融资等方面亮点多多,在巴渝大地8.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重庆农业农村改革正在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最后一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