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鼻子工作的“闻臭师” 鉴定前戒辛辣不能喷香水
发布时间:2016-12-01 19:13:28靠鼻子工作,用“闻”来感受各种气体的感官值,划定异味级别,而且“闻”出来的结果还具备法律效力,这就是“闻臭师”的工作,更准确的称呼叫“嗅辨员”。今天,重庆市第二届环保公众开放周活动走进江北区环保局,市民代表们不但了解了各种环境监测系统,还对嗅辨员这个特别的职业很感兴趣。
重庆时报记者在江北区环保局的实验室里,见到了毕业于西南大学化学分析专业的付萍,她从2010年就正式成为了持证的嗅辨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嗅辨员,首先得是不抽烟,不喝酒,鼻子没有毛病,18至45岁。”付萍说,经过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标准嗅液检测,并需接受专业的培训,考试合格后可颁发嗅辨员证书,证书全国统一编号,上报国家环保部登记,但每5年需要更换一次。
如果有投诉空气中有臭味,嗅辨员会先负责闻到底有没有臭味,将“闻”出来的结果形成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在鉴定前戒辛辣、不用香精洗头、不能喷香水。”付萍说,化工、污水、垃圾处理都需要他们参与鉴定。
此外,据江北区环保局介绍,江北区从2014年开始建设“噪声—扬尘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区有38套监控系统,监测对象包括30个建筑工地、5个码头堆场、2条道路和1个工矿企业。现在执法人员打开手机就可以查询哪些企业、哪些方面的排放未达标,第一时间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另外,江北区环保局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天眼通”环保现场巡查系统。该系统除了反映企业环保员每日巡查情况外,环保局监察人员、监测人员的巡查信息也会在系统中出现。企业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环保监管是否到位,一台手机、一个平板、一台电脑都能随时掌握,企业的环保监管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
重庆时报记者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