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伙5岁时玩飞机模型拿全市第一 长大后助力C919
发布时间:2017-05-11 11:07:26
何舒培在驾驶的皇家空军的斗牛犬教练机里。

何舒培初二时画的飞机。
将童年梦想放飞蓝天,他不忘初心;留学归国投身航天实业,他脚踏实地;
用知识提升国家实力,他砥砺前行……
他就是璧山小伙,何舒培。
5月5日,我国首款自主设计研发、具有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上天空,何舒培正是背后的功臣之一。
何舒培蓝天梦在哪里萌芽?缘何能成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两千位设计者之一?5月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独家采访,为你揭秘这个璧山崽儿是如何助飞C919d的。
缘分 五岁用可乐瓶做飞机模型获全市一等奖
1986年,何舒培出生在璧山。与航空结缘,缘于他父亲何政权的熏陶。
何政权是璧山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也是一个航空迷。他的家里最多的书就是有关航空知识的杂志。此外,飞机模型也是何舒培小时候的最爱。
在其他同龄孩子还在吃着棒棒糖的时候,何舒培就开始试着拆装飞机模型。看到孩子对飞机感兴趣,何政权也会在放假时,带他去看真正的飞机。江北机场外的草坪,成了儿时的何舒培最向往的乐园。
何舒培的母亲舒广袖至今还记得何舒培小时候的事。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何舒培就是特别喜欢飞机,他既不要零食也不要别的玩具,就是对飞机模型情有独钟。对于家人买给他的每一个飞机模型,何舒培总是把它们当做珍宝一般,不允许别人轻易碰触。
“谁动了,他就哭。”何政权说,儿子对飞机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有时模型放在外面的时间太久,沾上了灰尘,家人想帮忙擦拭干净,但何舒培不肯,非要自己动手。用他的话来说,害怕家人一不小心把模型弄坏。
摆弄过上百种飞机模型,也培养出何舒培独立动手制作的能力。五岁的时候,何舒培参加了重庆市幼儿制作比赛。那次比赛每个区县有两名代表,当时有近百名儿童参加了比赛。在比赛上,不同于其他孩子制作的“小”作品,何舒培用一个可乐瓶安装上发动机,并且装上了翅膀。
何舒培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征服了在座的所有评委老师,他制作的作品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路上 “航空迷”被老师投诉为“不务正业”
何舒培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璧山度过的。伴随他成长的,还有他对航空的喜爱和梦想。
看杂志、做航模,何舒培把学习以外的时间都用在了对飞机的兴趣上。
“小时候爸爸第一次抱我去看飞机,我就觉得开飞机的人好厉害。后来和爸爸一起读了很多航空类书籍。”在家长支持下,何舒培对航空的喜爱也越来越强烈,了解的相关知识也比同龄孩子更多。
如今在璧山区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的杨艾丹是何舒培的同学。5月8日,杨艾丹在接受采访时,一说起这个“小伙伴” 就不断竖起大拇指。他说,何舒培作为参与研制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工程师,连他这个同学也觉得骄傲。
“他的思维非常独特,对航空很痴迷。”在杨艾丹看来,当时班上同学对飞机都不是很了解,但何舒培是个航空迷,能拿着航空类书籍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看到天上飞过的飞机,何舒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随口说出飞机的各种知识,让周围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在何舒培的初中老师张志学看来,他聪明有灵气,爱动脑筋。“相比起来,他的理科成绩更为突出。”张志学说,虽然自己只教了何舒培一年,但还是对他印象深刻。
何舒培的高中班主任曾给舒广袖打过电话“投诉”。因为何舒培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都在“不务正业”。不过,妈妈舒广袖倒是很开明,在她看来,无论是看有关航空方面的书籍,还是动手制作航模,都是学习与实践,有利而无害的。
其实,何舒培自己心里也有底,他做到了学习与兴趣的平衡兼顾,利用学习之外的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高考成绩出炉,何舒培以600多分的高分进入了北京科技大学。
何舒培所学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何舒培说,就是想离自己的爱好更近一点。大学毕业后,何舒培原本可以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但何舒培选择前往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留学。
何舒培留学的专业是飞机设计专业,“英国是航空科技比较发达的强国,我去留学也是想学到更多关于航空方面的知识。”何舒培告诉记者。在异国的土地上,这个“不务正业”的“航空迷”一步一步坚实地追寻着自己的航空梦想。
梦想 让老百姓早日坐上中国自己制造的大飞机
“我也是一名飞行员,2014年获得的飞行执照。”在留学期间,何舒培考取了飞行驾照,现在每年还要到英国飞行12小时以上,进行飞行执照的审核。
留学归来的何舒培,选择了老百姓关注的“大飞机”制造项目。“造大飞机,是满足老百姓的快捷、高效、环保的出行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大家协同合作,让老百姓能早日坐上中国自己制造的大飞机。”何舒培说。
何舒培介绍,初到工作岗位,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从小时候一个人做模型开始,我就一直独立做事。加入这个团队后,我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需要协调负责不同部分的同事,共同完成一个目标。